第一阶段: 未曾出声先练气
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播音发声也与此类似,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2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上,“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灵活,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3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选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发“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4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
推着六十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着个茄子;街上有个橛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就能够分得清,找得准。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
附:另外谈谈吐字归音你练习
普通话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也可叫做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字神。
在这里,我不对这些具体音节的发声要求作阐述,大家可以从这些字眼看出,要想说出的声音具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吐字归音是要从张嘴、运气、吐气、发声、保持、延续到收尾的一系列控制,所以不要随便,也不必拘谨,培训师做到吐字清晰就基本够了,更上层楼,就要勤于练习。
吐字归音的练习,基本都是通过绕口令进行的。从系统锻炼的方法来说,它通过不同声母、韵母的发声位置、气息和韵尾,可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平舌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还有就是十三辙训练。
在这里推荐一些绕口令给大家参考练习:
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河里有只船,船上挂白帆,风吹帆张船向前,无风帆落停下船。
老唐端蛋汤,踏凳登宝塔,只因凳太滑,汤洒汤烫塔。
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在进行十三辙练习时,中国古代的诗辞歌赋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很容易找到,不再敷述。有意识地练习肯定对我们的发声吐字有帮助,我们不一定专门找时间、地点、材料,进行很正规严肃地训练才可以,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利用:比如上下班的公车上,听广播、广告、报站;家里看电视、看新闻,跟着播音员一起播报;看文艺晚会,观察相声、评书、快板等演员,适时模仿一点……
要想让受众接受自己,除了必要的知识外,一些生动的语言、表情、表演等,也是吸引他们的因素。这些训练也可以通过上述的练习,达到融会贯通。
很多喜欢朗诵的朋友往往对自己的声音不自信,或者不知道如何完整的表达好一篇文章, 我歌月徘徊学习课堂为您精心准备了众多声音美化、朗诵技巧方面的知识和课程,助力您成为一名朗诵高手。
在这里,可以教您:
保护嗓子,说话不累
◇ 检测自己的发声方法是否正确
◇ 如何做到长时间说话嗓音不哑还不累?
◇ 除了会用嗓子说话,还要学会用丹田说话
◇ 如何给自己的嗓子做按摩
学会四个技巧,让你的沟通表达更乐于被人接受
◇ 让声音有标点,学会停连技巧
◇ 让声音有分量,学会重音技巧
◇ 让声音有灵魂,学会语气技巧
◇ 让声音会跳舞,学会节奏技巧
打通三腔共鸣,声音更专业、更好听
播音员、配音员都会的技巧
◇ 技巧一:声音低沉柔和
◇ 技巧二:声音优美明亮
◇ 技巧三:声音华丽年轻
央视主播倾力推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